直击中国太平业绩发布会!回应这些问题

2022-12-29 06:47:01

  8月30日,中国太平2022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以线上形式召开,管理层深入剖析该公司上半年经营情况。

  今年上半年,中国太平实现总保费及保单费收入1604亿港元,同比增长2.2%;实现净利润27.09亿港元,同比降47.0%;每股基本盈利为0.754港元。上半年,中国太平的股东应占每股总内含价值56.52港元,较去年末的60.54港元下降6.6%。

  投资方面,截至2022年6月末,中国太平的投资资产为12310亿港元,较去年末增长2.5%,年化净投资收益率为4.05%,年化总投资收益率3.35%。

  净利润为何下滑?寿险代理人队伍何以逆势增长?核心偿付能力是否充足?资产减值缘由是啥?对于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太平管理层也一一作出回应。

  寿险业务有波动有亮点

  今年上半年,中国太平实现总保费及保单费收入1604亿港元,同比增长2.2%;实现净利润27.09亿港元,同比下降47.0%。

  中国太平财务会计部总经理石盛林在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太平保持了战略定力,沉着应对市场挑战。“净利润下降主要是受到资本市场波动和国债收益曲线下行两大因素叠加的影响,从业务条线来看,集团各业务板块均实现盈利,波动较大的太平寿险是受到寿险行业大周期的影响。”

  从各类业务分类的经营净利润来看,人寿保险上半年净利润30.16亿港元,同比下降57%;养老及团队保险净利润3.04亿港元,同比增长53%;境内财产保险净利润5.73亿港元,同比增长409.5%,其他业务板块表现相对平稳。

  寿险业务作为中国太平的基石业务,重要性不言而喻。石盛林表示,“尽管净利润出现波动,但太平人寿上半年在价值、人力和继续力等关键指标上均有良好表现。”

  具体来看,上半年太平人寿内含价值稳中有升,达到207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5.9%;新业务价值28.4亿元人民币,降幅低于主要同业且逐季改善,其中二季度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4.7%;代理人数较年初增长3.7%。此外,太平人寿个险和银保13月、25月继续率持续保持在行业高点。

  “净利润下滑只是暂时的,在疫情防控、经济下行等多重压力之下,中国太平的业务品质和动作都没有变形。”石盛林补充说,希望投资者以长期的眼光看待寿险业务。

  代理人队伍规模不降反增

  目前,寿险行业代理人数量仍处下行通道中。截至6月末,中国平安个人寿险销售代理人人数为51.9万,较2021年末减少13.5%;中国人寿个险销售人力降至74.6万人,较2021年末下滑9%。

  今年上半年,中国太平代理人数量却较年初增长了3.7%。半年报显示,透过个人代理队伍分销的保费由去年同期的773.52亿港元下降4.5%至739.10亿港元;受业务节奏带动,上半年代理人每月活动人力人均期缴保费上升至15004元人民币,去年底这一数据为13040元人民币;银行保险渠道方面,保费由去年同期310.23亿港元增长11.6%至346.11亿港元。其中,银保续年期缴保费由去年同期238.73亿港元增加至266.77亿港元,增长11.7%。

  发布会上,太平人寿总经理程永红对此回应称,公司始终坚信寿险行业的基本逻辑依然是在人力的高质量发展上。“尤其现在遇到困难,我们认为寿险从业者应该保有‘山腰意识’。管理者带着团队,实际上是推着石头上山,一旦手松,石头落到山底,等于回到原点,所以必须迎难而上。”

  程永红表示,在代理人稳定方面,公司要求各层级团队长以身作则,紧抓队伍,要求职级越高产能贡献越高。“今年上半年,太平总监以上的管理干部月均产能是21.8万元,同比增长29%;高级经理以上的管理干部月均产能是8.52万,同比增长32.5%;业务经理上半年的月均产能是4.8万,同比增长23.7%。”

  维持偿付能力“充足不冗余”

  偿二代二期工程正式落地,不少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均有下滑。截至6月末,太平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3.55%,去年末该项数据为196%。

  发布会上,有券商分析师提问,公司有什么举措应对核心偿付能力下滑?

  太平人寿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严智康回应称,偿二代二期这一顶层设计出台的初衷是夯实保险公司核心资本的质量,从行业情况来看,各家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拉开差距,数据符合大家的预期。“太平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目前是123.55%,对比监管设定的50%标准还是比较充足。公司注重效率的管理,将维持偿付能力稳定、充足,但不过度冗余。”

  严智康表示,公司将通过内生性和外延性两种方式保证资本充足。“内生性资本依赖于保单盈余的供给,包括过去实现的以及将来实现的,所以我们强调高质量发展,保持内生资本可持续的自我供血的能力。外延性资本方面,不久之前,央行与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保险公司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保险公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的核心要素、发行管理等规定,公司也具备相关资格,发债是我们未来的一个选项。”

  “总之,我们做好内外兼修。”严智康说。

  回应金融资产减值超30亿

  截至2022年6月末,中国太平投资资产12310亿港元,较去年末增长2.5%,管理的第三方委托资产规模11139亿港元,较去年末增长7.3%。上半年实现净投资收益246.1亿港元,同比增长16.3%,年化净投资收益率为4.05%。

  受到内地与香港股市下跌的拖累,上半年中国太平投资资产的总收益为203.6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7.35%,年化总投资收益率由2021年上半年的6.21%下降至2022年的3.35%。

  太平控股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张作学在发布会上对公司资产减值作出详细回应,上半年经济增速下行和通胀高企,全球主要股指震荡。“受此影响,公司持有的部分股票公允价格持续下行,为更加审慎地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执行了较为严格的减值制度,对部分价格持续低于成本的股票按相关规定做了减值确认,但我们认为,这些资产仍然具有良好的长期投资价值,当价格回归价值之后,将带来减值的转回,可提升集团未来的投资收益。此外,公司也对部分持有到期的债券进行了提前减值,以反映这些债券公允价值的变化。这些债券的合计价值占比较小,约占公司整体投资组合的0.7%,风险相对可控。”

  张作学称,在前述因素影响下,公司上半年金融资产共减值35.6亿港元。“充分消化风险之后,下半年轻装上阵,料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中国太平上半年对固定收益类资产和权益类资产均加大了布局。其中,固定收益类投资的占比由2021年末的76.2%上升至2022年6月末的77.6%;权益类投资的占比由2021年末的18.3%微升至2022年6月末的18.5%。

  截至6月末,中国太平持有股票投资约1422亿港元,占总资产比例约9.9%,持有基金投资约598.94亿港元,占总资产比例约4.2%。中国太平称,公司保险资金主要投向估值合理、能够带来稳定分红的行业龙头公司,投资风格总体保持稳健。

  数据同时显示,截至6月末,中国太平房地产债权类金融产品投资约262.14亿港元,合计占总资产比例仅1.8%,较去年末降低0.4个百分点。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丰庭智能影音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图们百事通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教育科研、生活百科、投资理财、商旅生涯、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图们百事通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