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们百事通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教育科研、生活百科、投资理财、商旅生涯、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10-10 08:36:03
近年来,明显能感觉到风向从一些老将基金经理的身上转到了新生代、中生代基金经理上。
一般而言,从业不足3年的基金经理被称为新生代,3-7年的为中生代,超过7年的就是老将了。
我们按照历史年化收益进行筛选,可以看到目前市场上管理规模超过50亿,年化收益超过30%的基金经理有18位。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银河证券,截至2022/9/29,规模截至2022/6/30,不作投资推荐)
而他们都有一个特征,就是从业年限在2-4年间,也就是说,从业年限都不长并且基本上都经历了2020年的上涨行情。
不同的是,他们有的是因为投资单一赛道比如新能源、军工、煤炭等,抓住了行业的上涨,但是波动比较大,比如施成、陆彬、何崇凯等。
有的是通过均衡配置,实现“画线”的净值增长,比如我们熟悉的杨金金、刘畅畅等。
也有的,通过轮动等交易策略收获了可观的成绩,比如李彦、林皓、黄艺明等。
我们分别选了三位基金经理具体分析。
施成
首先,是新能源领域的施成,从业年限超过3年还能有40%的年化收益实属难得。
施成是清华大学的工学硕士,一毕业便进入金融行业,从事过新能源、电子等行业的研究,在2017年3月,加入国投瑞银基金,并在2019年3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
目前,除去今年新成立的两只基金,施成共管理4只基金。虽然成立以来的业绩都非常出色,但是因为押注单一赛道的风格也让他承受了不小的回撤。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银河证券,截至2022/9/29,历史收益不预示未来,不作投资推荐)
施成的投资方向集中在了他有过丰富投研经历的新能源、电子、互联网领域,成长风格明显。
并且调仓非常灵活,会根据行情的变化调整持仓,做前瞻性布局。
就拿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为例,在2021年二季度之前,该基金大比例配置在电力设备行业,正好赶上了新能源的上涨。随后增加了有色金属、锂矿等上游原材料的配置。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2/6/30,不作投资推荐)
施成认为“成长的行业+进取的公司+周期上升期,三者叠加,这是最强的力量。”
杨金金
我们再来看看去年风光一时的画线派基金经理杨金金。
在经历了今年的回撤之后,杨金金的线画的也没有那么直了,其管理的基金今年以来回撤7.71%,但还是跑赢了上证指数。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银河证券,统计区间2020/5/1~2022/9/30,交银趋势混合A成立以来收益550.66%,数据截至2022/9/30,历史收益不预示未来,不作投资推荐)
杨金金之所以能够练就画线的本领,和他分散持仓,高换手率的投资风格有较大关系。
这样一方面可以分散风险,另一方面又通过不断调整配置,将高估值、高风险的股票剔除,替换成低估值、低风险的股票。
从交银趋势混合的持仓来看,前十大重仓股占比仅有不到30%,并且持仓行业也分散于有色、机械、化工、医药、军工等各个行业。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2/6/30,不作投资推荐)
不过杨金金目前管理的两只基金为了控制规模,都采取了限购。
李彦
最后,我们来说说大家没有那么熟悉的李彦。
李彦是一名经济学硕士,2013年加入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后任行业研究员,研究范围覆盖食品饮料、农业、地产、建材、新能源车、光伏、风电、军工、半导体等多个行业。
并在2020年6月12日开始管理华夏兴和混合。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银河证券,统计区间2020/6/12~2022/9/30,华夏兴和混合271.30%,数据截至2022/9/30,历史收益不预示未来,不作投资推荐)
和其他基金经理不太一样的是,李彦的投资逻辑是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行业比较框架,侧重于中观行业分析,以自然年为维度选取1-3个重仓行业,力争抓住成长行业3-5年小周期中向上的阶段进行投资,把握全市场机会赛道的投资机遇。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行业轮动的配置策略把握风口,这不仅需要对各个行业都有深度的了解,也考验着基金经理选股和交易的能力。
从持仓来看,李彦在2020年重仓新能源,2021年重仓军工,最高的时候前十只重仓全是军工,去年下半年开始,加仓了房地产。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2/6/30,不作投资推荐)
对于这些新起之秀,我们也不能盲目追逐,短期的业绩爆发,可能来源于踩准了行业或是风格所致,2到3年的从业经历也不好判断他们在不同市场风格中的表现,未来业绩能否持续,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而相比而言,张坤、谢治宇、朱少醒这些老将因为保守的风格或是过高的规模,在近几年表现欠佳,但是他们所经历的牛熊和控制回撤在长期跑赢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可能他们的年化收益仅有不到20%甚至10%,但巴菲特投资六十多年年化收益也就20%。
时间会冲刷掉一些收益但同时也会留下一些在复利中的印记。
在市场中游走,就难免会遇到风险,这些风险是我们追求盈利的过程中必须付出的成本。如果我们一味想要避免这些风险,那也就失去了盈利的机会。
总之,选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无论新人还是老将,都各有各的优劣,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