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禅宗的明心见性源于参禅,开悟的人会看话头

2021-03-08 18:25:48

惗佛系列内容发布后,值得庆幸,没有太多人来喷口水。而渐渐有一些未曾接触正法的学人顺藤摸瓜找上来入了读者群,暂时在熏习。

末学写的时候,当时便在想,要是多出一些,听闻惗佛方法,当下就能提起忆佛之惗的利根人就好了。最近听说是由一位在读文章时便找到了忆佛惗,之前是自学打坐和唸佛号功课为主的,没有接触过正法。

因为发在网上的内容是阉割版,很多内容都隐藏和删除了,不然无法通过审核发表,于是他找到义工来。听到此消息,末学也算略有欣慰,想之前末学修成惗佛法门后,便四处推荐于人,多是碰壁而回,现以网络方式能利益学人,也是菩萨加持能有此因缘。

末学观察网络上的反馈,大致有两种现象为主。

一种是修学净土法门佛子,并未得净土真义,故在其修学认知中,净土就是净土,禅宗就是禅宗。有的说,净土是依佛力的修持方面,末法时代,学人依自力修学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推崇净土。

这部分内容,暂时末学不在此篇说明,往后在说明禅净圆融的内容。

另外一种是有很多网友对参禅、看话头及禅门公案的误解,以至于有此篇文章之缘起。末学在此篇文章中希望谈谈什么是错的,让学人了知后,能够继续去寻找什么是对的。其实对的内容,在善知识的书中都有说明,只要耐心详细阅读就能了知。

一、什么是参禅?

禅门参禅就是体究念佛的状态,但又不完全是体究念佛的状态。

参禅,大多数人都会参话头,少数人会参公案。而话头有深浅,对应每个人的根器有钝利,而公案深浅更加分明,在没有善知识的亲自指导下,自己寻的话头或者公案,末学还是建议根据个人根器来,以简单些的为主。这里就是相对于体究念佛来说不同的细微处。

首先说明,所谓“参”,并不是在心中有各种语言文字。比如有人说类似科学家,在想一个课题,比如牛顿发现地球引力,一直在心中思考,为什么我们人能站在地球上?是不是有什么莫名的力量存在?等等,这一些整个句子出现时,突然苹果掉到头上,他想到了是有引力。

牛顿这种不是“参”的状态。如果有人说自己是这样用文字语言交织的情况下“参”出本来面目的,此人定是停留在意识心境界。

参禅

而且这样用语言文字去参的人,大概率都会在读善知识书的时候看到某些句子“恍然大悟”,哦,原来就是这样。以为这就是“一念相应”,其实这与牛顿一样,依旧是意识心境界,最多只算是解悟。

这种“恍然大悟”,并非是“一念相应”。因为“参”就已经不对了。有的人会不服气,认为这种“思维”就是“思惟”。其实善知识早就在书中有说明过,这种情况非是参禅。

而且从逻辑上来说,若这样就是参话头、参公案了。那么请问什么是看话头呢?如果这样就是的话,看话头不是白看了吗? 还要看话头干嘛呢?

若真的勉强要打个比喻,参禅状态非科学家们全是语言文字交织的思考问题。参禅更接近于艺术家们,画家们在寻找灵感时的状态。之前末学遇到一位不信佛的画家,末学第一次看走眼,以为这是一位学佛很久的老师兄,其心光比普通人要大很多,更加接近于学佛很久的老师兄们。结果一问,没学过佛,只是平时爱画画,喜爱到什么程度呢? 一天关在房间里,吃喝拉撒睡除外,全在不断的画画。

二、什么是看话头?

所谓话头,就是一句话的前头。一句话还未升起,那就是话头。惗佛是什么?佛在心中的文字、形象、声音,都还没有升起时,那个惗,看住那个惗,就是惗佛。把佛,换成一句话的意思,看住,就是看话头。

本来末学认为自己不能说的如此直白,之前文中说过原因,但是后来有读到善知识也有说明过,于是便重复强调一下,什么是看话头。

一般人能够在生活烦恼中时刻保持惗佛状态,那么他就有少分的定力能够在生活中保持看话头。

若连看话头的定力都没有,就到不了参禅,因为参禅所需动中定力,更加是远高于看话头。

参禅

所以,第一个检验标准,若您未有二六时中保持惗佛的定力,未有看话头的定力,是无法进入到体究惗佛,或者参禅的状态的。如果没有这种定力,而在读书时认为自己一念相应,请您慎重对待。因为末法时代众生根器愈加低劣,法主再来弘法,被迫把密意说的比以往古德都直白,只要聪明伶俐者常常读善知识书,便能猜出一二,不足为奇。

而如果没有真实的动中功夫,自己亲自体验过参禅,或者体究惗佛,就算猜出密意依旧无法升起后得智。但是因为此类人是通过读书,而误会认为自己“开悟”的。导致同样会认为通过读书,意识心了知了种种法,来以为自己有了后得智,如此犯下大妄语不说,路子会走的越来越偏。

一般这类解悟者知见丰富,真的是头头是道,普通人若是不明就里还真是会被其摄受。但是因为是解悟,未有功德受用,便有慢心升起而不自知,若是此类人能放下慢心,放下开不开悟这一件事情。踏踏实实从头再来,一步步按次第前进,是会有机会体验到真正的悟境。

末学也有幸接触过多位,本来试图想要让他们了解“体验”与“知道”二者的区别,但是尝试多次以后便放弃了。希望有缘人能阅读到此段,能够明白二者之深刻区别。

所以若是学人,把参禅的状态都误会了,但是却认为自己已得法,请抓紧时间忏悔,并好好回头做惗佛功夫。若惗佛已经纯熟,或有看话头定力,但是没办法进入参禅状态,那就该回头好好拜多尊佛,一直拜到六尊佛时心中不起一丝语言文字相。等到定力足够,能切实安住在无形无相的体究状态中后,因缘到时,才能亲见无门之门。在这中间是没有捷径可以偷懒的,这便是善知识在弘法中后期一直强调的参究体验之重要性,否则出来的全是大我慢之次品。

三、什么是公案?

公案分明心破参、眼见佛性(重关)、以及牢关公案。一是用来检验学人,二是可以用来参悟,末学个人判断,可能还有第三种,当然到第三种的人世间几乎除法主,及其指认的弟子外,其他人都用不着。

第三种就是用来模拟教学,也就是透过种种公案中古德们的机锋内容,学习吸收古德判断来参者状态的方式方法,从而运用到实际引导学人过程中。前两种在这世上能用到的人如凤毛,第三种能用到的人十个手指应该就能掰的过来吧,或者一只手掌就掰的过来吧,末学也不清楚。善知识身边未来一定会出很多大菩萨,能继承临济法脉,我等福薄之人也能在未来世更加有缘遇到他们,在菩提道上跟紧脚步,世世增上。

末学试举一则,以便让学人了知参究状态的重要性:

【 一天船子和尚对两位师兄道吾、云岩说:“你们将来应各据一方,建立药山宗旨。我率性疏野,唯好山水,乐情自遣。今后你们晓得我所到的地方,如果遇到有些灵性的佛家子弟,指一人来,我将平身所得,传授给他,以报先师恩德。”】

船子和尚对两位师兄说,由你们各据一方引导学人了。我喜欢自由自在,以后你们手头有好材料,派一个人到我那边,我倾其所有传给他,把我的传灯任务完成了,以报师恩。

后面道吾真给他找到了一个,道吾也是个有意思的人。首先要能够接灯,必然先要有正知见,他就到处听被人讲法去了,实际上是帮师弟船子和尚钓鱼呢。所以道吾才是真钓鱼的人。

【终于有一年,道吾禅师行脚来到京口(今江苏镇江),正好遇上夹山善会禅师上堂示众。有僧问:“如何是法身?”夹山禅师道:“法身无相。”那僧又问:“如何是法眼?”夹山禅师道:“法眼无瑕。”当时道吾禅师亦随众听讲。当他听了夹山禅师的这些答话时,不觉失笑。夹山禅师于是下座,恭敬地请问道吾禅师:“某甲适来祇对(回答)这僧话必有不是,致令上座失笑。望上座不吝慈悲!”道吾禅师道:“和尚一等(必定、想必)是出世未有师在。”夹山禅师道:“某甲甚处不是,望为说破。”道吾禅师道:“某甲终不说,请和尚却往华亭船子处去。”夹山禅师问:“此人如何?”道吾禅师道:“此人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和尚若去,须易服而往。”】

夹山禅师当时虽然未得法,但是三藏十二部也是精通,说法无碍。所以一般人有宣说的是正法,末学在网络或者群里看到都是随喜赞叹,哪怕有些瑕疵,也无可厚非。不会如同现在有一些老师兄们,护法过于心切,见人说法,先不看其说法内容,上来就问对方是否开悟。末学亦在留言中见过几处,因为知道必然会这样,末学也就没有回复,回复起来就没完没了,实在没有精力,也同时徒增烦恼。

接下来看,夹山被道吾揭穿了,在明眼人面前,是自己的孩子还是被人家抱养的娃儿,一看便知。但是,大家看夹山的态度,就取决了他是否能够成为未来大禅师。

他被揭穿后,不羞不恼,毕恭毕敬的下来,也不管对方是谁,就是求法。道吾当时见他没有丝毫慢心,心中就选定是他了,于是指个去处,剩下的交给师弟去。若是夹山禅师,自认为当时说法在当地已经是算个小权威,死不承认。亦或是自认为悟,那么道吾禅师也只能叹口气,留下:可惜二字。

当代人很少有能像夹山这样了,一言不合就怼起来了。别说现在能讲点东西的人不服别人提意见,连那些读了几本善知识的书,半桶水在肚子里摇来摇去的,亦是鼻孔朝天。末学时常见今学人因为唯识学上一个词语,一个字,而争论一晚上,实在叹息。

有这个经历,学习戒律?拜拜佛?出去接引接引人?都是很好的。绝大多数人,手里抱的都是别人的孩子,可笑的是,大家抱的是同一个爹生的孩子,然后在比:你看,我抱过来这个比你家的漂亮,这样的才对。

接下去继续看看,夹山禅师是怎么挨的打。

【夹山禅师于是休讲散众,改装易形,前往华亭礼谒船子和尚。船子和尚一见,便问:“大德住甚么寺?”夹山禅师道:“寺即不住,住即不似。”船子和尚问:“不似,似个甚么?”夹山禅师道:“不是目前法。”船子和尚问:“甚处学得来?”夹山禅师道:“非耳目之所到。”船子和尚道:“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接着,船子和尚又问:“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子何不道?”夹山禅师刚要开口回答,却被船子和尚一桡打落水中。夹山禅师慌忙抓住船舷,正准备爬上船,船子和尚追问道:“道!道!(快回答!快回答!)”夹山禅师正想开口,船子和尚又举起桨页把打他往水里打。这一下,夹山禅师终于豁然大悟,于是点头三下。船子和尚道:“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夹山禅师接着问:“抛纶掷钓,师意如何?”船子和尚道:“丝悬渌水,浮定有无之意。”夹山禅师道:“语带玄而无路,舌头谈而不谈。”船子和尚知道夹山禅师已悟,如释重负,说道:“钓尽江波,金鳞始遇。”夹山禅师听了便掩耳。船子和尚于是赞叹道:“如是!如是!”并嘱咐他说:“汝向去直须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吾三十年在药山,只明斯事。汝今既得,他后莫住城隍聚落,但向深山里、钁头边,觅取一个半个接续,无令断绝。”夹山禅师听了,于是辞行,上路时却忍不住频频回顾。船子和尚看在眼里,知道他心中尚有一丝疑问,不敢完全承当,于是便大声喊道:“阇黎”!夹山禅师一听,便回首。只见船子和尚竖起桨来,说道:“汝将谓别有(你认为还有别的什么妙法,不肯死心承当)!”说完便将船覆过来,没水而逝,以绝其疑虑。】

前面对话,船子禅师看出来了,这小子是假货。但是这里夹山禅师并非纯是知见,不要认为不需要定力,只需要知见解悟后,也有机会得个入处。夹山禅师若非平时即有住于参究状态,则就算是被淹死了,也是无法出的来。

“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船子禅师的这句偈放到现在依旧适用。时逢善知识出世弘法,将三乘内容写的清清楚楚,把真心密意也做了部分说明。又有在善知识处得知密意退转之人也开始收徒,喜好宣说密意,讲公案,说一些陡峭语,本质上都是被系缚之驴。

这就像古时的,“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只不过现在的合头语不再是当年的合头语,比当年合头语更直白,但是现在的驴还是当年的驴。

接着,船子和尚又问:“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子何不道?”关键这一句,便是船子和尚丢给夹山的话头。被打的第一下,没有接住,在后面和尚逼迫之下,再一棒子才打将出来。这个过程,就是在画画,而非牛顿思考引力。

知见、定力、心调柔、福德足够,就差一个因缘入处,这就是船子的第一个作用。但是夹山自身也具备了前面的几个先决条件,缺一个就会被淹死。

后面船子确认过没有问题后,赞叹嘱咐夹山。其实他赋予夹山众望,因为他自己这样吊儿郎当的只传一盏灯,但是这一盏一定是要能够教化一方的,不然自己已经这样了,还传了一个人,也是如同他一样,也传一盏,没有这种事情。

所以,一开始末学也曾认为船子菩萨种性不足,后来才明白其实他也是发大悲心的大菩萨啊。耗尽一生等一个人,就是为了让他能够教化一方。

最后临了,见夹山还有点不敢承担,于是以死来让他承担下来,荷担如来家业。不可思议,菩萨不畏生死,不可思议之大悲心。(当然也有说他没死。)船子和尚也算幸运,好赖最后任务完成了,古德大师里没有完成任务的比比皆是。

这则公案比较有名,信息量也很丰富,所以试举此则。其他公案类型不建议学人去阅读,除非已知画画与体究念佛、与参禅之异同。则可试着举一些总相智类别公案来参,古德有的公案若参,则能直接出差别智,但是这类难度太大了,现代人自参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若是久学菩萨,反正都一样,只是时间问题,先拿简单公案,后续再去参差别智类型公案这是最保险的。

参禅

若定力还不够看住话头,还请不要关注公案,更加不要跑去玩唯识学了,什么是短板,就得补什么。前面所说的“解悟”学人,其实已经有福德因缘,只是缺乏定力去寻得一个入处,但前提是能够反观慢心,降伏慢心,心调柔否则几无可能。

在这之前,依旧建议学人,踏实拜佛、惗佛做功夫。然后多多接引初级学人,分享正知见,惗佛法门等给初级学人。以此积累福德增上,方能更快成就道业。

四、什么是“觉明现前”?

一念相应不是之前牛顿发现引力。一念相应一定是顿时能够亲身体验,所谓亲身体验便是现观。随后不同人会有不同的体验,最典型的就是觉明现前,每个人持续时间不一样,这些在善知识书里都有详细说明。

有必要再次强调说明下,觉明现前不是睡的少,不是轻明,不是色身不太会疲惫,精神好,吃得少等等。觉明现前一般情况下不太能够受控制,就像一个开关被动的开着,你关不掉,所以会睡的少。

一般惗佛法门修持精进,长期吃素者,往往也会有类似这种情况出现,善知识也说过,惗佛到精进,能长时间保持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情况下,也会有觉明现前。

除了觉明现前,还有很多体验的情况,而那些体验是彻底颠覆一个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是体验让你颠覆,而非知识让你颠覆。若是没有那些只有觉明现前,不能为是。若是连觉明现前都没有,就更加不是。但是学人往往会去对照见道报告,然后越看越像,越看越像,然后就真的以为是了。

所以,请学人们不要误会,因此起增上慢。其实误会也就误会了,最担心就是起慢。这类学人慧根猛利,其实应当回归惗佛法门,或拜多尊佛,或看话头,或开始进入参究状态,去寻得本来面目。

五、什么时候适合转入看话头?

一般学人在能够礼拜六尊佛,而心中不起语言文字相时(偶尔起一个文字相是可以的,没有那么绝对的标准说,必须一个文字相都不起),就可以转入看话头。转入看话头这里,会有两种情况。

有的师兄过早转入,在惗佛还未纯熟时,这样会导致话头看不住,最终还是要退回来惗佛。就像有的师兄无法进入惗佛状态,建议他退回来諗佛。但是有的人就是爱死磕到底,最后磕的没有脾气了,要么放逸了一段时间,要么还是得乖乖回来。一般没有人看护的情况下,放逸的比较多。之前背后其实也是“我见 我执”在作怪,真正聪明人,自己就会退回来了。

过早转入还有一种情况,无法完成圆满礼拜六尊佛这个次第的时候,这个时候转入是可以的。但是礼拜六尊佛要尽快完成跟上,不要话头已经看一年了,礼拜六尊佛还是没弄完。因为习惯了惗佛的学人,让其转成看话头其实会有一些不习惯的,而看话头与参话头,最好就是两块连着一起弄弄过去,等到要转入参究了,结果多尊佛还是没有完成,又要退回来,太浪费时间了。

有的师兄在六尊佛礼拜次第圆满完成后,还不愿意转入看话头。末学便认识一位,其拜六尊佛的定力,比末学还要娴熟,而且他很发心乐意带不论老幼组织去拜佛。所以他福德也增上很快,但是就算已经是这么娴熟了,因为惗佛法门到第九次第的骑声盖色,一直卡在这一关,所以他放不下,还不愿转入到看话头的行门中。

其实他早一年前就可以看话头,只是自我觉得还不够,发大心,不仅自己要完成十个次第的惗佛法门修学,更加要推广多少人来修学此法。

心态是很好的,只是修学佛法,世事无常,在他还不是特别为俗世所奔忙的时候,其实早就可以看话头,进而参禅,以他多尊佛礼拜时候的定力,参禅对他来说能够很快上手。可惜,也可能是福德还不够,一直是卡在此处,徒耗光阴。

此篇文章基于末学惗佛行门功底,加之吃了善知识的口水,从而略说禅门的公案,一念相应及觉明现前。本意是让一些误会之人,早日能够回到正途。同时,若日后再出类似这样的网友(肯定会源源不断的遇到),则末学不许耗费时间挨个沟通,只需让其阅读此文便可。

后续,末学重点想聊聊惗佛法门中忆佛方法的原经典出处,同时也把净土宗门的古德请出,来证明古德们实则不分禅净,或者说,实则也是禅净兼修。我们既然立志弘扬正统的禅文化,那就该把被人遗忘的古德宗风重新恢复。

禅通达声明: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禅通达

我们是一个公益性组织,目的是为了让民间实修经验能上载到网络。您有以下需要可以联系我们:

1.寻求皈依道场。

2.修学真正的念佛法门,静坐法门,

3.学佛遇到什么困难可以评论。

【禅通达,有问必答】

公益组织,多多支持;点赞,分享,支持,打赏均是布施,感谢大众。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图们百事通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教育科研、生活百科、投资理财、商旅生涯、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图们百事通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